煙氣脫白廠家認為濕法脫酸工藝在我國多用于火電、鋼鐵、建材、水泥等行業的煙氣凈化工藝。濕式處理系統排出的飽和濕煙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氣,其中還含有溶解鹽、粉塵等污染物。當水蒸氣進入溫度較低的環境時,在降低煙氣溫度的過程中,煙氣中的水蒸氣會與污染物凝結形成濕煙羽,造成煙囪冒出白煙和灰煙。視覺效果相對較差,對周邊居民生活有影響。目前,許多省市的火電或其他行業的地方標準都將白煙的排放納入了控制指標。
煙氣脫白技術主要受工藝流程條件、余熱資源、投資要求等因素影響。雖然不同行業的煙氣脫白工藝不同,但考慮到節能和投資的因素,煙氣脫白有三種常見的技術路線:煙氣加熱技術、煙氣冷凝技術和煙氣冷凝加熱技術。這三種技術路線和組合方案也延伸了多種脫白工藝。
與火電行業相比,垃圾發電有其特殊性。首先,鑒于環保要求,大多數垃圾發電廠通常位于遠離居民區的地方。在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的情況下,白煙對居民視覺影響小,受影響人數少,無需設置煙氣脫白。其次,參考火力發電廠的煙氣脫白工藝。無論是采用加熱還是冷凝后再加熱,所需的蒸汽和電能消耗都很大,而垃圾電廠產生的蒸汽或電能由于垃圾熱值低,與燃煤電廠相比太少,不適合大量蒸汽或電能的煙氣再加熱。因此,垃圾發電廠煙氣脫白重要的考慮因素是:投資和運行成本以及技術實用性。
除熱源外,垃圾發電的煙氣脫白方案主要受煙氣凈化工藝的影響。下面將對比介紹煙氣凈化工藝和支持煙氣脫白的技術路線。
常規煙氣凈化工藝處理后的煙氣蒸汽含量和粉塵含量處于較低水平,煙氣溫度處于較高水平,對白煙產生的影響有限。正常工程中,冬季或陰雨天氣會有可見的白煙,但視覺影響不明顯。因此,新建、改建項目無需考慮半干法干法工藝對白煙的影響,也無需設置煙氣脫白裝置。但如果地方標準或環保部門對白煙煙氣脫白有特殊要求,那么從工藝和經濟的角度來看,可以選擇進一步提高煙氣溫度,降低含塵量。由于目前正在運行的項目含塵量均可達到國家標準,且改造中難以增加過濾面積,因此提高煙氣溫度是一種可行的方式。